技术
M Tools:移动端bfrdmc校验计算工具
Mifare Classic card 提供 1k-4k 的容量,我们经常见到的是 Mifare Classic 1k(S50),也就是所谓的 M1 卡。M1 卡有从 0 到 15 共 16 个扇区,每个扇区配备了从 0 到 3 共块个段,每个段分为 b0 到 b15 共 16 个区块,并且可以保存 16 字节的内容。
无线射频识别(bfrdmc)芯片技术解析
英特尔、微软、IBM、NEC、日立、讯宝等巨头365bet买球游戏,都对bfrdmc技术倾注了巨大的热情。TI,Intel等美国集成电路厂商目前都在bfrdmc领域投入巨资进行bfrdmc芯片开发,IBM、Microsoft等也在积极开发相应的软件及系统来支持bfrdmc的应用,而菲利普电子公司则是bfrdmc芯片制造业的领头产商。故本文以Philips生产的Mifare lS50为例子,剖析bfrdmc卡的结构及其芯片的通讯、存储技术。该卡的bfrdmc芯片所具有的独特的MIFARE RF(射频)非接触式接口标准已被制定为国际标准ISO/IEC 14443 TYPE A标准,其应用很广泛。
无线射频识别(bfrdmc)芯片技术解析
英特尔、微软、IBM、NEC、日立、讯宝等巨头365bet买球游戏,都对bfrdmc技术倾注了巨大的热情。TI,Intel等美国集成电路厂商目前都在bfrdmc领域投入巨资进行bfrdmc芯片开发,IBM、Microsoft等也在积极开发相应的软件及系统来支持bfrdmc的应用,而菲利普电子公司则是bfrdmc芯片制造业的领头产商。故本文以Philips生产的Mifare lS50为例子,剖析bfrdmc卡的结构及其芯片的通讯、存储技术。该卡的bfrdmc芯片所具有的独特的MIFARE RF(射频)非接触式接口标准已被制定为国际标准ISO/IEC 14443 TYPE A标准,其应用很广泛。
数控加工中刀具射频识别技术的实现
文章详细介绍了射频识别技术在数控加工中刀具识别的应用。首先介绍了整个系统的硬件构架,其中主要包含两个接口:工控机与射频读写模块之间的接口,射频读写模块与存储刀具信息的射频卡之间的接口。而后在系统的软件实现里,给出了工控机与射频读写模块间实现通信的具体编程方法;而射频读写模块与射频卡之间通信功能的实现通常由其生产厂家提供, 文章以Phllips 公司的mifare one 卡和通信协议ISO14443 TYPE - A为例,介绍了mifare one 卡的存储结构以及它如何支持该协议从而实现与射频读写模块间的通信。至此就可以完成加工现场的刀具信息在整个系统内的流动。
基于MF RC522的Mifare射频卡读写模块开发
主要介绍一种基于 Philips公司的 MF RC522的射频识别读写模块的设计:首先介绍系统的组成以及MF RC522的特性,接着给出天线的设计规范,最后给出MCU LPC2132与MF RC522的接口原理图和对Mifare卡操作流程。该系统选用Mifare卡作为系统的应答器(PICC),电路稳定,系统运行正常。
校园一卡通系统中bfrdmc读写器的设计
为了加速校园信息化建设,实现校园一卡通系统,设计了bfrdmc读写器。首先概述了bfrdmc读写器的基本原理及结构框架,并对MFRC522芯片做了简单的介绍和说明,然后给出了实际的电路原理图及天线计算方法,并根据关键寄存器的设置给出了对Mifare卡完成读写基本功能的流程图,完成了基本的身份识别和电子钱包等应用。结果表明,读写器读写数据准确,易于扩展,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基于AT89C51CC01和FM1712的射频卡读写器的设计
本文介绍的非接触射频卡读写器就是基于单片机AT89C51CC01 (笔者应设计需要选择带独立CAN控制器的MCU)与复旦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FM1712嵌入式读写芯片开发的。它能完成对Mifare卡的所有读写及控制操作,并可方便地嵌入到其它的系统(例如:门禁,公交,考勤等)中而成为用户系统的一部分。
bfrdmc技术的电子市民卡系统设计与实现
以51 系列单片机为控制核心,设计了基于MFRC500 的射频识别(bfrdmc)电子市民卡系统,可实现身份识别,电子病历,公交、物业等电子支付,电子钱包等功能. 射频卡使用符合ISO14443A 协议的MIFARE 卡,通过环形印刷电路板(PCB)天线与读卡器之间通信实现系统功能. 系统通过加密算法对读写器和卡片之间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并在读写器以及上位机上设计更为安全有效的认证方案,使得系统整体安全可靠.
基于bfrdmc技术的预付费电度表
我国电力市场化的进程十分迅速,电能是商品、先买后用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现已出现了各类预收费电度表,它使收费从过去繁琐的人工抄表、手工计价转变为用户持卡购电,实现了电费收缴管理自动化。非接触式IC 卡(又称射频卡) 是国外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成功地将bfrdmc(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射频识别) 技术和IC 卡技术结合起来,解决了无源和免接触难题。
基于MFRC522的bfrdmc读卡器模块设计及实现
前国内的13.56MHzbfrdmc读卡器芯片市场上,荷兰恩智浦公司的Mifare非接触读卡芯片系列中MFRC522系列具有低电压、低功耗、小尺寸、低成本等优点。
基于FM1702SL的射频读写器
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系统由MCU、键盘、EEPROM、FMl702SL、液晶屏、485通信模块组成。MCu控制FMl702对Mifare卡进行读写操作,再根据得到的相应数据对液晶屏、EEPROM进行相应的操作。MCU 与PC机通过485,总线通信,即使PC机与MCU之间通信发生异常,MCU也可以独立工作,在与PC机通信恢复之后,MCU可以将备份在EEPROM中的信息再传给PC机。
基于RC522的读卡器系统设计
本文设计的读卡器系统以PICl6F7x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选用MIFARE S50卡片,读卡器与卡片间以106kbps速率通信,同时实现读卡过程中的防冲突处理和对卡E2PROM块内容的读/写等功能。
大连医科大学手机一卡通建设可行性分析
校园一卡通系统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作为校园一卡通系统的使用卡介质必须具备质优、价廉、安全的特性,但由于校园一卡通系统中使用范围最广的射频IC卡(Mifare卡)自身存在的安全隐患,安全性不再存在优势,使新型的卡介质——手机智能卡(RF-UIM卡)成为未来几年校园一卡通建设的主导流行卡介质。
FM1208非接触CPU卡读写系统的研制
Mifare算法的破解,给城市公用事业IC卡系统安全敲响了警钟。在科技化、信息化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只有不断创新、不断提高城市公用事业IC卡系统的安全系数及技术水平,才能有更高、更远的发展,也才能为国家的信息发展作出贡献。非接触CPU卡智能卡技术正成为一种技术上更新换代的选择,用CPU卡替换逻辑加密卡的时代已到来。
MFRC523:非接触式读写13.56MHz无线通信设计
接收器模块为来自ISO/IEC 14443 A/MIFARE兼容卡和转发器的信号提供高效的解调和解码。该数字模块具有完全的ISO/IEC 14443A架构和误差检测(奇偶和CRC)功能。
基于 bfrdmc 技术的电子密码锁的研究及实现
在对RS485和TCP/IP通讯协议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非接触式IC卡电子密码锁系统,并提出了整个系统的解决方案。系统采用分布式结构和集中统一管理相结合,由三个层次组成:管理中心服务器、用户楼栋PC、电子密码锁。重点阐述了以单片机STC89C58RD+芯片为核心、飞利浦公司的MFRC530为射频基站的电子密码锁的工作原理及硬件组成和软件设计。与传统的电子锁系统相比,具有显著的优越性。试验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实时性好,方案可行。
由Mifare 1卡破解带来的危险以及应对方法
今年年初以来,一个消息的传出震惊了整个IC卡行业。最近,德国和美国的研究人员成功地破解了NXP的Mifare1芯片的安全算法。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使用CPU卡代替Mifare1卡是彻底解决Mifare卡危机的根本途径。
动态密钥在Mifare射频IC卡识别系统中的应用
bfrdmc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给人们提供了一种严格高效的管理方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服务质量,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相关的安全问题,制约了bfrdmc技术的应用及推广;针对Mifarc射频IC卡识别系统中的应用扇区密钥长度有限、密钥规定单一等缺点,提出了基于TEA加密算法的动态密钥设计方案,引入随机数,利用TEA算法加密明文数据包,并在8位单片机PIC16F873A 上进行应用实现;试验和实践证明该方案高效安全可行大大提升了Mifare射频IC卡识别系统的安全性能,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非接触IC卡的安全性问题带来的挑战和机会
Mifare Classic 非接触IC卡(下简称Mifare卡)。Mifare是NXP公司(原Philips半导体MIKON)于上世纪90年代推出的非接触逻辑加密IC卡。Mifare卡在全球交通、门禁、识别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中国是Mifare卡最大的市场。
关于电子单程双程车票(卡)的数据安全性问题探讨(一)
目前在各个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地铁、公交巴士等)中广泛地使用了电子车票来作为进出站的控制,其中对于最简单的单程/双程车票的应用,一般我们会使用廉价的Mifare Light 卡(芯片)或上海华虹SHC1102卡(芯片)或复旦微电子FM11RF005卡(芯片)等来作为识别载体。
首页
365bet正网盘口
产品
方案
map